与社零增速趋势相同,双十一期间全网GMV 增速企稳;受需求及大促方式影响,双十一当日销售持续下滑,但ASP 有所提升。根据星图数据:1)双十一期间,全网实现GMV9523 亿元,同比+13.4%,与社零缓中趋稳相对一致,增速略有下降。
2)双十一当日,全网实现GMV3136 亿元,同比-5.5%,自2020 年双十一头部平台天猫、京东“双十一”采用两次预售、两次爆发(11.1-3/11.11)模式之后,当日交易额再次同比下降。与2020 年同比拆分量价,2021 年双十一当日包裹数量同比-12.6%,ASP 同比+8.2%。
格局:头部平台地位仍稳固,双十一期间天猫/京东市占率分别-2.6pct/+4.4pct至56.7%/36.7%。据天猫战报、京东战报及星图数据,双十一期间头部平台:1)增速。天猫2021 年双十一期间实现GMV5403 亿元,受多重因素影响,GMV 增速慢于大盘(天猫8.5% VS 全网13.4%);京东表现稳健,2021 年实现3491 亿元,GMV 增速中枢连续第四年维持在约30%。2)格局:头部平台地位仍然稳固,双十一期间天猫/京东市占率分别-2.6pct/+4.4pct 至56.7%/36.7%;双十一当日数据来看,天猫GMV 占比同比-1.1pct 至58.0%;京东/拼多多及其他平台GMV 占比分别同比+0.5pct/+0.5pct/+0.1pct 至27.0%、6.0%、9.0%。
品类:四大优势品类稳固,卫生/护理/美容美体/宠物类增速较快,天猫美妆品类表现亮眼,京东家电数码品类优势维持。1)根据星图数据,2021 年双十一期间销售额排名前四名品类为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男女服装、个护美妆,与2020 年相同。
2)卫生/护理/美容美体/宠物类增速较快,位于品类增速前列;其中美妆护肤全网销售额547 亿元,同比+35.5%(全网+13.4%),整体高增。3)分平台来看,美妆为天猫平台亮眼品类,双十一期间销售额达到290 亿元,同比+38.0%(天猫整体整体+8.5%),销售占比为53% (京东/拼多多/其他分别为22%/7%/17%);京东家电数码品类优势维持,根据京东战报,从10 日晚8 点到11 日0 点4 小时内,京东成交额TOP5 品类为手机、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空调。
直播表现亮眼,主播头部集中:1)2021 年双十一期间直播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根据星图数据,2021 年直播电商渗透率同比+5.1pct 至13.8%;其中第一波大促期间(10.20-11.3),直播带货渗透率达到26.0%;2)品类来看天猫以美妆为主,其他平台有所差异。根据Questmobile,10 月20 日点淘直播销售额中美妆销售占比达到91.2%。3)主播马太效应加大,天猫双11 预售首日,李佳琦/薇娅分别以115/85亿元成交额的巨大优势占据前两位,第三/四名仅为9.3/1.6 亿元。
国潮崛起,新渠道、新品牌发力,龙头投入能力和表现更强。1)国潮崛起:根据星图数据,国产品牌薇诺娜、李宁、安踏、小米分别于其子赛道表现不俗。2)新渠道、新品牌发力:根据星图数据及数据威,抖音电商GMV 同增224%,新零售平台(淘鲜达、美团闪购等)销售额达到197.2 亿元,社区团购平台销售额达到133.8 亿元;参与双十一的品牌数达到8.5 万个,新品占比为7.4%(去年同期参与品牌数量为8.2万个);双十一期间涌现出如夸迪、彩妆Blank me、零食品类中王小卤等众多黑马店铺。3)龙头投入能力和表现更强:家电中海尔双11 全网累计销售额同比+32%;纺织服装中安踏同比+61%、波司登同比+53%;食品饮料中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同比+287.4%…整体来看龙头具备更强投放能力,表现领先大盘。
投资建议:与社零增速趋势相同,双十一期间全网实现销售额9523 亿元,同比+13.4%,增速相比先前有所下降,其中:1)平台及渠道端,京东表现较好,阿里增速低于大盘,直播渗透率大幅提升;2)品类端,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男女服装、个护美妆四大优势品类地位稳固,美妆个护增速突出;3)品牌端,国潮崛起,多品类中取得亮眼表现,新品牌不断涌入,但整体而言龙头投入能力及表现仍然更强。
消费端需求缓中趋稳,重点推荐长期成长性好、确定性较高的优质龙头:美团、安克创新、中国中免、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宋城演艺、红旗连锁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经济下行,行业竞争严重加剧。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CFD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