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紧张关系持续,中国加快为中印边境部队修建地下掩体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021年11月30日报道,随着中印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持续到严冬,中国已经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了地下掩体,以保护其部署的军队和武器装备。

《南华早报》称,解放军已加快地下设施建设,以保护该地区的大部分战略基地和兵营。

【港媒配图】

文章称,军事科学“远望智库”的研究员周晨明表示,在中印边境修建地下工程是为驻扎在偏远地区的解放军部队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周晨明说:“这些地下营房建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前线地区,作为防御线,以防止来自印度方面的任何袭击。这些掩体可以用作营房和弹药库,而驻扎在第二道防线上的士兵都住在隔热复合材料板房中,并配有温室和热水等综合生活设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军事演习画面】

周晨明说,解放军为前线部队修建了大量地下设施,作为前线部队的安全避难所,尽管现代技术和土方机械上已使地面建筑的牢固性得到了大大改善,但这些地下设施的建设仍没有停止过。从外面看,所有的掩体都像挖填式设施,有些入口有伪装覆盖。

文章称,上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报道了解放军新疆军区的一支医疗队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地区进行了战场急救演习,视频画面显示,士兵们从一个地下设施中出来,该设施的出口用伪装材料覆盖。

文章指出,今年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称,解放军在海拔5592米的洞朗高原建立了第一个成熟的战略观察哨,以观察印军的一举一动。视频显示,该哨所建在一个地下设施的上方,里面可容纳大约12名士兵。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火炮】

作者:宁浦

延伸阅读

中国向中印边境地区派出轰-6K央视放出其巡航画面

最近在“用航迹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的中国空军宣传片中,被称为“准战略轰炸机”的轰-6K以绕台湾巡航如同“逛自家院子”的比喻火了。但香港《南华早报》16日却翻出了该片中“隐藏的另一个彩蛋”——

“中国向中印边境地区派遣了轰-6K远程轰炸机,央视视频中出现它在喜马拉雅山区巡航的画面”。

港媒报道提到的“轰-6K飞越喜马拉雅山区”视频画面

报道称,虽然央视发布的这段宣传片中,“轰-6K飞越喜马拉雅山区”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但足以证明它已被派到中印边境地区巡航。“此举意在警告印度军方不要在冬季加剧紧张局势。”

报道引用一名消息人士的话说,“轰-6K通常部署在陕西,但自从去年起就临时驻扎在邻近的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区。这架轰炸机隶属于西部战区,后者负责与印度有争议的边界沿线的安全。”该消息人士还表示:“解放军很容易就能将轰-6K飞到中印边境地区,因为它们都在西部战区的指挥之下。”

报道特别强调说,轰-6K的作战航程超过3500公里,除了搭载远程“长剑-20”巡航导弹之外,还能携带“空地-63”等射程稍近的导弹。澳门军事观察家黄东说,轰-6K的部署“绝对是在警告印度,新德里就在轰-6K的作战航程以及‘长剑-20’的打击范围内”。

香港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则表示,虽然新德里靠中印边境相当近,但“中方不会攻击平民区”,解放军的焦点不在印度首都,而在于边境附近的印度空军基地、导弹发射阵地和其他军事哨所。报道提到,印度空军为应对解放军的相关部署,已派出米格-29UPG和苏-30MKI等先进战机进驻前线基地。

此外,“远望智库”的研究员周晨明认为,央视视频中的轰-6K没有携带“长剑-20”远程巡航导弹,“刻意没在影片中秀出轰-6K配备这种强大的巡航导弹,显示解放军是在发出谨慎的警告,希望中印边境局势不要进一步升高。”

老司机注意到,央视视频中出现“轰-6K飞越喜马拉雅山区”的画面时,画外音是“无论是绕岛巡航、战巡南海,还是展翅高原、砺剑大漠,随着近些年任务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不断变化,飞行员们在空中阅遍祖国壮美风景”。无论是视频本身还是画外音,只显示轰-6K曾到高原地区巡航,但无法直接直接证明该画面就是中印边境地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仅凭一闪而过的画面就得出“轰-6K飞抵中印边境地区”的结论,实在是过于草率。

口出狂言的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

但另一方面,近来印度还在频繁向中国挑衅,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公然宣称“中国已成为印度头号安全威胁”,并不断向中印边境调派先进装备,包括号称该国最先进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对于印度的这种蠢蠢欲动,老司机更希望“轰-6K飞抵中印边境地区”的传闻能让印度有关方面清醒一下——不管是真是假,但中印双方的实力差距就是这么大,你们还是消停点吧。

印军遭遇伏击死伤惨重印媒指责"中国是幕后黑手"

印度混乱的东北诸邦又出大事儿了,13日,一支安全部队在与缅甸接壤的曼尼普尔邦被叛军伏击,造成7人死亡。这是今年以来印度东北部安全部队遭遇的最血腥的袭击,事件震惊整个印度,印度总理莫迪等官员都对此表示谴责。但在震惊之余,印度媒体却开始指责“中国是幕后黑手”,因为叛军的名字也叫“人民解放军”。

据印度媒体报道,伏击发生在星期六,阿萨姆步枪队第46营的一名上校和他率领的一支快速反应小组从印缅边境哨所返回,他们乘坐的车辆在前往营地总部的路上,被“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的武装分子伏击。

阿萨姆步枪队是印度军队中最古老的准军事部队,由印度国防部控制,目前有46个营,军队编制人数为6万3000多人,主要在印度东北诸邦,包括印度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执行打击叛军及边境安全等行动。

武装分子先是引爆了一枚简易爆炸装置(IED),迫使印军车辆停了下来,然后,对着车上的阿萨姆步枪队的军人进行猛烈射击,造成7人死亡,6人重伤。这是印度安全部队在该邦近几年遭遇的最大的损失,印度媒体称,它让人想起2015年6月在该邦发生的另一起伏击事件,当时印度军队损失了18名士兵。

“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发表声明,对袭击表示负责。

人们在新德里都能感受到这次袭击带来的震动:总统科温德、总理莫迪都谴责这次袭击,并表示将永远不会忘记士兵和家属的牺牲。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表示,袭击的肇事者将被迅速绳之以法。

很快阿萨姆步枪队就宣布取得战果,声称在15日的一次行动中,打死了3名武装分子。但他们并没有说明这些武装分子是否属于开展反叛乱和边境安全行动。

阿萨姆步枪队的士兵在执行任务

印度东北诸邦的民族、宗教、阶级矛盾一向很尖锐,今年以来,已经发生过多起各式各样的流血冲突,但安全部队在叛军手中吃这么大亏的事情,还是很罕见。

是印度安全部队战斗力低下,还是叛军太强?

印度没有反思种种内部问题,却怪上了中国。

于是,匿名的内政部高级官员、退休的军队高级将领、智库的高级分析、熟悉当地事务的研究人员等等,各色人等都跳了出来,开始极具印度特色的甩锅。

“曼尼普尔邦的伏击事件让中国在印度东北的角色重新成为焦点”,《印度斯坦时报》14日这样报道。

“印度高级军官说,曼尼普尔邦的伏击事件可能是在中国的要求下进行的”,印度“Swarajya”网站这样说。

“盯着中国,印度必须采取4大措施打击游击队”,印度“news18”网站说。

归结起来,印度媒体上的说法无外乎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中印在实际控制线长期对峙,为了强化在实控线附近的军事实力,印度军队已经抽调两个师和几个额外的营,沿着实控线部署。它们原来是在东北诸邦执行反叛乱行动。如果“北京及其代理人在曼尼普尔邦等地发动袭击,印度就需要加强在东北部的反叛乱行动,调走的部队将不得不再次从实控线线转移到曼尼普尔邦,从而削弱印度在实控线沿线的实力。所以“极具侵略性的自信中国”可能会再次采用低成本策略来支持在包括曼尼普尔在内的东北诸邦的叛乱组织。

第二,包括曼尼普尔邦在内的印度东北部的叛乱武装,与缅甸掸邦、若开邦和克钦邦的民族地方武装分子有联系,甚至在缅甸设有军事基地。缅甸的叛乱组织一直使用中国制造步枪、手榴弹和其他武装备,而这些武器装备也正在通过缅甸落入印度东北部武装分子手中。中国更有动机帮助其地缘政治对手印度的游击队,以获得政治筹码。

第三,包括“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在内东北诸邦的反叛组织,在意识形态上都是左派,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共产主义国家,他们与“共产党中国”天然地志同道合。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大都是猜测、分析,而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中国资助了印度东北诸邦的叛乱武装。

实际上,印度对中国的这种指责周期性地发作。

去年7月,曼尼普尔邦发生一起印军遇袭事件后,印度媒体就毫无根据地提出过类似的指控。仔细看看报道,从叙事逻辑,到列举的事例,与现在的报道几乎一样。印度媒体真是太偷懒了。

去年7月,印度媒体就指控过中国是“幕后黑手”

中国官方的态度是什么?印度媒体都提到近10年前的一次重要双边会晤。

2012年1月16日至17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五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梅农坦诚深入地讨论了中印边界问题和共同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等事宜。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梅农在会谈中提出了中国与印度东北部的叛乱组织的联系问题,中方否认中国支持了这些武装组织,而是指责印度培训和资助“藏独”分子。

中国的态度是一贯的,至于印度媒体的指责,不过是软肋暴露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虚罢了。让他们自己担心、猜测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