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赵陈怡
2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2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1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11位上升到第2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26位上升到第1位。
入世20年,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20年,也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共享机遇、共同成长的20年。
进口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优化完善,在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消费升级、能源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口税收政策充分发挥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主动发挥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动清理和调整进口税收政策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减免税规定名目繁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入世的需要,我国对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3次清理和调整。
1993年底,国务院批准开展第一次政策性关税减免税文件的清理,清理减免税优惠政策涉及157个文件之多,最终在1993年底废止27个文件,分步取消98个文件,调整9个减免税规定。1994年、1995年,财政部又牵头对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减免规定先后进行了两次清理。
入世前后,为了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对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两次全面清理和规范,进一步为建立统一、规范、公平、合理的进口税收政策体系打下基础。2000年,财政部牵头对当年到期的13项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清理。2002年,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要求,财政部又牵头对部分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明确今后一般不再受理和审批个案减免进口税项目,确需减免进口税的,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晓涛认为,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我国主动清理规范了大量涉及进口税收的相关规定,推动外贸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研究员黄鹏告诉记者,进口税收政策的本质是优化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配置,核心功能是作为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桥梁,在吸引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引入竞争,以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扩大就业,提升国民福利。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集成电路企业,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特别是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多项产品的性能、工艺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从2002年开始,公司持续享受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优惠,”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减税红利由生产制造企业、经销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分享。进口税收减免为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入世以来,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的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体系一直在调整、优化和充实。”黄鹏强调。
为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实施了重大技术装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国务院规定的16个重点领域内的重大技术装备而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生产设备增值税准予分期缴纳,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单位等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维修用航空器材,免征进口关税,促进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维修等产业发展。
为增强农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对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野生动植物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外国政府(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返还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鱼粉、花生油渣饼、紫苜蓿等饲料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有效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外,为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为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支持天然气进口利用,实施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进口税收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并直接用于勘探开发作业的设备等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天然气进口环节增值税按比例返还实施先征后返。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国务院相继出台规划,对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十个重点产业进行调整和振兴。进口税收政策也积极进行配套支持。
财政部根据《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原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中,规定的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并转作国家资本金的方式,调整为直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到2010年,先后出台新型纺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等10多个专项税收政策。200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从该政策中获益。
平板显示产业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具有核心、基础和战略地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平板显示产业面临巨大困难,产能下降。财政部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液晶面板生产企业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延期至2011年底,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了进口商品免税清单,并将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液晶、等离子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等新型显示器件,给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张晓涛表示,进口税收政策积极配套调整,有利于降低相关行业设备、产品进口价格,减轻企业的进口负担,让利于企业,对促进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针对外贸出口企业受疫情不可抗力退运复进口面临征收进口税的情况,财政部快速出台政策,对于在2020年申报出口,但因疫情不可抗力原因,自出口1年内原状复运进境的货物,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予以退还。
黄鹏表示,“上述进口税收政策的适时出台与调整,充分体现了我国进口税收政策体系在应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有针对性地纾解了企业困难,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
张晓涛指出,合理的进口税收政策体系,有利于一国获得全球经济分工利益,同时也能够对国内产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我国进口税收政策体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波动、疫情冲击等政治经济形势作出调整,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通过降低进口税实现安全与发展,获得全球化分工的效率、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竞争,加快自主创新,形成开放经济新格局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固本强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进口税收政策体系,服务国家科技强国建设需要,聚焦科技领域,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为打造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平台,我国对科研机构、学校等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均可享受该政策。
为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对科技馆、天文台等单位所需进口科普影视作品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此外,还实施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民口专项项目所需进口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黄鹏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最终要落脚在具体产业层面,并实现产业上下游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进口税收政策实施效果上来看,起到了推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积极落实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效果。
统筹兼顾高效服务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入世以来,我国进口税收政策体系主动作为,统筹兼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支持境外捐赠进口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用品、消毒物品、救护车等,2020年2月1日,财政部紧急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发布公告,在2020年1月1日起的三个月内,扩大原有政策的免税进口物资范围、免税主体范围等,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用于直接防控疫情物资免征进口关税。
2月4日,加拿大某公司定向捐赠给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500件医用防护服,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疫情防控捐赠物资完成免税审核确认手续办理的第一单。这批价值5000美元的捐赠物资免税金额达5607.83元人民币。3个月内,大量抗疫捐赠物资享受免税政策,源源不断地通过上海等各个口岸并转运至全国各地。
黄鹏表示,进口税收政策的调整极大促进了进口防疫物资捐赠,及时有效地支持了进口物资捐赠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利用进口捐赠物资积极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国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统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支持制药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对卫生健康委委托进口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进口抗癌药品、罕见病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有效降低进口药物的采购费用。
此外,还对博物馆、纪念馆及美术馆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的藏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为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向符合条件的直接用于慈善事业的有关物资,直接用于救灾的物资免征相关进口税收,支持灾区紧急救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健全免税店政策体系,我国在新设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大型邮轮港、具有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的港珠澳大桥等地增设口岸进境、出境免税店,推动免税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进一步服务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加强对免税业的基础调研,委托高校开展免税行业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免税业政策的健全完善提供参考。
为支持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我国制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根据业态发展,提高商品限额,丰富清单商品品类,规范清单备注和尾注中的监管要求,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此外,还配合做好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等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yremba.com http://yrem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