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万 VS 3.4亿 手机新赛道如何“叠叠不休”

图文资讯 http://www.rui-e.cn/category-2.html

  2022年,国产手机将在折叠屏手机市场开启新一轮抢攻。

  12月23日,华为发布了首款纵向折叠屏手机,荣耀也官宣首款折叠旗舰MagicV即将发布。

  消息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vivo、一加、魅族等厂商也计划于明年推出折叠新机。”目前他们均已申请了折叠屏的相关专利。

  已入局的华为、OPPO、小米、联想等厂商均在今年纷纷加速布局,还在外围的也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折叠屏赛道竞争已起,市场准备好了么?

  明年出货量将达到近2000万部

  近期,手机企业扎堆发布折叠屏手机。除华为、OPPO、小米已入局之外,荣耀、一加、魅族等也会加速布局。机构普遍预测,明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实现规模增长,行业或迎爆发拐点。

  研究机构DSCC报告显示,折叠屏手机市场依旧规模小,但增长快。今年三季度,其全球出货量为260万部,同比增长480%,其中三星占93%的份额,华为占6%。同期,全球智能手机销量3.4亿部。

  “折叠智能手机明年将达到近2000万部。”StrategyAnalytics新兴终端技术服务副总监Ville-PetteriUkonaho表示。

  在供应商涌入、市场规模扩容带动之下,折叠屏手机从价格、产品形态到市场竞争在明年都将出现变化。

  “随着技术和供应链趋于成熟,国内企业纷纷入局折叠屏市场。由于产业链规模经济的作用,折叠屏手机形态将更趋多样化,原来高昂的终端售价也会逐步下降,折叠屏手机市场会更快起量。”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认为。

  澳门科技大学兼任讲师、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邓伟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华为、OPPO、荣耀等国产手机品牌都将加快产品迭代,将折叠显示屏的中间折痕、屏幕宽窄、镜头、价格、手机供电等方面作为卖点,加速市场普及。”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产业竞争格局也将呈现另外一番景象。

  “就全球来看,国产手机厂商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大规模进入,会让原本占据大部分份额的三星先发优势受到威胁。在国内市场,柔性屏、铰链等硬件方面国内企业更多依赖上游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但在软件系统适配、应用场景挖掘方面,国产手机品牌更具竞争优势。”丁少将对记者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认为:“国产手机最大的优势是低价、高性价比,以及快速铺货的能力。一旦国产手机大规模入局中折叠手机市场,将会迅速带来市场竞争的加速和格局的演变。但目前折叠屏手机市场还不具备产品大规模普及的条件,手机厂商也还在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处于探索阶段,产业真正实现大规模爆发还有一些路要走。”

  市场规模化仍有四大问题待解

  虽然折叠屏手机产业呈现兴起之势,但要想实现大规模应用,企业还需跨过四道坎。

  首先,从价格来看,折叠屏手机售价普遍偏高。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主流折叠屏手机有华为、三星、OPPO等品牌,官方售价从7699元到1.7万元之间,即使今年价格已降至万元以下,但依旧可谓是手机中的“贵族”,让很多消费者难以接受。

  折叠屏手机维修成本之高,也令人咋舌。据了解,OPPOFindN仅主屏幕的维修费用就高达4800元,12G配置手机主板是3500元,相当于一款普遍手机的价格。而华为、三星手机的维修价格就更高了。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短缺、规模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折叠屏成本依然过高。其手机规模即便达到千万级,但对比全球亿级的智能手机体量依旧是‘小众’。手机厂商还需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认为。

  另外,价格处于中高水平,折叠屏手机的体验度却未与之匹配。屏幕折痕明显、显示不完全等,消费者吐槽比比皆是,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通信高级工程师袁博认为:“折叠屏手机还没有达到刚需,满足的是边缘化需求,且可能只是卷曲屏手机的过渡。”

  再来看看技术,由于工艺复杂,折叠屏手机对柔性技术、铰链设计、组装都有很高的要求。除了柔性屏技术良率有待提升之外,目前产业链企业仍需在核心CPU上下功夫。

  最后看生态。截至目前,三星和华为并没有围绕折叠屏手机打造成熟的生态,折叠屏App的开发者依旧较少。

  邓伟强认为:“手机生态开发者的诱因和意愿不高,市场爆款等都是今后国产厂商需要考虑的突破点。”

  虽然问题很多、困难重重,但国产企业依旧在不断攻克难关。据了解,仅华为工程师团队对折叠屏的铰链研发就长达三年,结构件超过100个。与此同时,国产显示企业正在快速发展。华为此次发布的P50Pocket就用了维信诺的柔性OLED屏。折叠屏手机能否掀起多大的波澜,有望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