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系统 https://www.csundec.com
联泓新科12月24日午间公告称,为进一步实现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战略布局,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下称“长春应化所”)于近日签署了《合作研发基于第四代催化剂的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PPC)超临界聚合工业化技术合作协议》。
联泓新科称,就共同开发基于多核锌系催化剂(下称“第四代催化剂”)的聚碳酸亚丙酯(下称“PPC”)超临界聚合工业化技术,双方同意开展全面技术合作,并由控股子公司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5万吨/年PPC工业化生产线。
公告显示,本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如项目延期则最长不超过2年。
据介绍,本协议涉及技术由长春应化所王献红团队主导研发。王献红团队二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工作。王献红为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2016 年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团队“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高分子材料学界享有盛誉。
联泓新科表示,本协议合作的PPC超临界聚合技术具备二氧化碳质量占比高、单程转化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能耗低、副产物少、产品分子量高等特点,能够充分满足薄膜、地膜等领域的使用要求。由于PPC产品38%以上的质量来源于二氧化碳,该技术工业化对于固碳和降低产品成本均有较大意义。
作为一家新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联泓新科持续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重点方向的战略布局。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完成20万吨/年乳酸及13万吨/年PLA(聚乳酸)项目备案,并进入项目建设阶段,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公司控股子公司联润格润已完成15万吨/年PLA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备案,并已完成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备案,其中一体化项目包括 130 万吨/年MTO(甲醇制烯烃)装置、20 万吨/ 年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装置、20万吨/年PO装置、5万吨/年PPC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