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美国船坞运输舰“波特兰”号(LPD 27)在亚丁湾航行时进行了高能激光武器系统演示。
在演示期间,“波特兰”号上的固态激光技术成熟-激光武器系统演示器(LWSD)Mark2 MOD0成功地进行了对静态水面训练目标的试验。“波特兰”号之前曾在2020年5月测试过LWSD,当时它成功地使一个在太平洋作业的小型无人机系统失效。
图为2020年5月16日“波特兰”号船坞运输舰(在太平洋上进行了高能激光武器的试射。目标是一个小型无人机,当时报道叫“固体激光器技术成熟化”(SSL-TM)系统,功率150千瓦。
美国海军图片插图,二等大众传播专家德文·凯茨(Devin Kates)。
美国海军研究局选择“波特兰”号在2018年试验激光武器技术。LWSD被认为是激光武器系统(LAWS)的下一代后续产品,该系统在中东作战期间在美国海军前沿浮动基地舰“庞塞”号(AFSB(I)-15)上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测试。
“庞塞”号上的激光武器
“波特兰”号是“埃塞克斯”两栖戒备群的一部分,该两栖戒备群包括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LHD 2)、船坞登陆舰“珍珠港”号(LSD 52)和第1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的海军陆战队队员。这些部队于8月离开圣地亚哥,9月开始在美国第五舰队所属地区行动。
2021年12月13日,美国美国船坞运输舰“波特兰”号(LPD 27)带着固体激光技术成熟-激光武器系统演示器Mark 2 MOD 0穿越亚丁湾。海军研究办公室在2018年选择波特兰试验激光武器技术。(美国海军陆战队下士帕特里克·卡茨摄)。
该地区的地理、气候和战略重要性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独特的环境。美国第五舰队的行动区域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常设海上伙伴关系,阿拉伯湾,红海,亚丁湾,阿曼湾和印度洋的部分地区。
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平行推进中的有3个激光项目:一是“固体激光器技术成熟化”(SSL-TM)系统,目标是在两栖舰、驱逐舰上安装功率150千瓦的激光武器,“波特兰”号上安装的就是这个;二是“高能激光和一体化光学炫目监视”(HELIOS)系统,计划发展60千瓦激光武器,将在2021年安装至“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普雷贝尔号上,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三是“海军光学炫目干扰”(ODIN)系统,也将安装至驱逐舰,目前已安装在“斯托克代尔”号驱逐舰上,功率为30千瓦,属于炫目武器。
美国“斯托克代尔”号驱逐舰配备“海军光学眩光拦截器”(ODIN),这艘船前段时间还在南海转悠来着。
目前的激光武器只能用于对付小艇和消息无人机,未来美军希望把激光武器的功率提高到250~300千瓦,这样可以用来对付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之类的精确制导武器,真正成为一种具备攻防能力的武器系统。甚至更远一点能到兆瓦级,一直到10~20兆瓦,这也的高功率激光武器可以用于反导。
我国目前尚未有在军舰上安装激光武器的情况,但是考虑到我国已经有很多陆地车载激光武器系统,而且成熟到已经可以用来外贸。笔者估计这不是技术问题,毕竟如果能搞定 车载 型号,在体积更大,能源更富裕的军舰上只会更容易。
2021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向外界展示了LW-30激光防御系统。根据展板介绍,其使用的激光武器输入功率30千瓦,系统主要用于野战防空或要地防空,具有对无人机等典型目标的硬杀伤能力,兼具光电探测与制导设备的的软硬杀伤能力。
类似于美军早期的激光武器,功率并不高,不过考虑到中国一向有“闷声发大财”的习惯,大概率还有更好的,比如“LW-50”之类的,只是不拿出来,毕竟只是个外贸展会,进行技术展示即可。
CS/OW2型车载激光排爆系统
出现在中国兵器宣传片里的不知名激光武器系统
笔者估计还是需求问题,比起已经有优裕考虑打小艇和大小型无人机这也“非传统低慢小”的美国海军来说,中国海军主要目标还是像美国海军这也的强敌,因此需要的是更加传统更加实际的反导、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用来“硬碰硬”。对于这种类似“治安战”的低强度目标,目前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可以让陆军先发展,因为陆军确实有相应需求(打打小型无人和巡飞弹什么的),陆军发展好了直接搬到船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