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不起租不好房?国家在关注!住建部:城市房租年涨幅不超5% 严控城市大拆大建!拆迁户或成历史?

仙剑1攻略

  8月31日,国新办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住建部部长王蒙徽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包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历史性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等。

  王蒙徽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划重点!发布会十大要点概括

  1、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2、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2019年,我国城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均接近90%。

  3、我国乡村面貌发生巨变

  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以来,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同步支持1075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群体改造危房;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我们立足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整体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开展乡村建设评价,查找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广大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定位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地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笼子,特别是扎紧防止“炒”的方面,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6、“十四五”期间将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7、将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推出一批示范项目

  城市更新的工作刚刚起步,仍在探索过程中。下一步,将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积极、妥善、有序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8、下决心解决青年买不起、租不好房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租金付得起的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就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政府应该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下决心下力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

  9、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制定了目标,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在超标降雨的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不能丧失,到2035年,总体要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现象。

  10、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持续性工作推进

  对于农村危房改造,有四个环节来保障危房改造的成果,第一个环节要精准识别;第二要落实责任,逐村逐户建立危房改造,统筹好项目的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政府给予补助,对于贫困地区,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步,抓质量保安全,对施工和管理人员展开培训,对贫困地区展开对口帮扶。第四步,开展核验,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房子是有生命的,有问题及时整改,实践证明,虽然有云南和青海地震,但经过改造的农村危房,没有出现因房屋损害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脱贫摘帽不是重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持续性的工作推进,逐步建立起农村低收入的长效保障机制,推荐乡村全面振兴。

  已帮助2亿人口实现安居

  王蒙徽指出,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完善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措施。具体而言,住建部近几年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第一,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三类住房各有不同。

  公租房主要是为解决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王蒙徽指出,“目前,城镇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要解决人口净流入的重点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工作。

  共有产权住房是由城市政府因地制宜,主要是帮助有一定经济实力,买不起房子的居民能够尽快改善居住条件。

  第二,目前我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二是关于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

  第三,我国建成了规模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从1994年国务院决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到2007年,全国共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万套。2008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7800多万套,有2200多万困难群众取得了住房补贴,也就是说,帮助了2亿多困难人口实现安居。

  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

  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8月31日,住建部网站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

  《通知》主要要点如下:

  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

  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 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

  除增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大规模新增老城区建设规模,不突破原有密度强度,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 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应大于2。

  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

  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不改变社会结构,不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要尊重居民安置意愿,鼓励以就地、就近安置为主,改善居住条件,保持邻里关系和社会结构, 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

  不短时间、大规模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防止出现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

  同步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统筹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租赁住房问题, 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也就是说,在未来只有三种情况才会面临拆建—— 违法建筑、危险房屋和现状总建筑面积20%以内的房屋。

  通过三年的时间

  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表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好房地产市场秩序。

  开发的偷工减料、买卖的虚假广告、租赁的克扣租金、物业收费不透明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反映的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9年,住建部会同6个部门开展了一次房地产租赁中介机构乱象的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利益驱使,个别房地产市场主体还是铤而走险,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倪虹表示,7月13日,住建部会同8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总体要求就是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强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改进政务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确保整治工作能取得实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倪虹介绍,有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聚焦问题,重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抓四个领域,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和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作为这次整治的重点。

  二是坚持群众参与,开门整治。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定期公布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强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利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能力。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长效整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信息化等手段,既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又注重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目前各地已开始行动。

  他表示,前一阶段,海南省检查了711个房地产项目,其中有开发企业552家,中介752家,目前对于有违规行为的,责令企业、中介机构整改的有205家,约谈了222家,停业整顿的59家,通报的40家。广东最近也开展了行动,通报了75家,其中24家是开发企业,30家是中介企业,21家是物业企业。深圳市则对“深房理”案件一查到底,对违规违法的嫌疑人也依法作出了刑事拘留处理。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落实好《通知》要求,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住房问题一方面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李莎,编辑:钟映佳)、央视新闻、国新网、e公司、人民网、中国新闻网、观点地产、合房网

(文章来源:21财闻汇)

文章来源:21财闻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