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meijuyun.net
毛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1976年他的离世令全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为他送行的人堵满了条条街道,哀嚎抽泣声传遍了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尽管毛主席与世长辞,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很好的继承了他留下来的家风,两个儿子毛岸英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毛岸青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孙子毛新宇是中国最年轻的少将。毛主席逝世多年以后,其孙少将毛新宇的妻子刘滨顺利生下一名男婴。一个惊人的巧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下一个毛主席”。
毛东东与曾祖同一天出生2003年12月2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伟人毛主席的110年诞辰,巧合的是,也就是这一天,一个新生婴儿的啼哭声回荡在北京协和医院走廊里,这个婴孩就是毛主席的曾孙,毛东东。这也许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毛东东和曾祖父同一天出生,前人的功绩和成就摆在那里,因此毛东东也被赋予了极大的期待,有人说,“怎么也得是个国家栋梁吧”!
孩子出生在冬天,父亲毛新宇起初给他取名为毛冬冬,简单又好听。但是孩子的姑奶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姑奶奶认为“冬冬”虽然读起来上口,但是寒意太重了,显得冷清,再加上曾祖父名字中刚好有个“东”字,而且东方红更是不老的红歌,“东”比“冬”更好,“毛东东”的名字这才最终定下来。
年幼喜欢背诵祖父的诗词毛东东幼年时就展露出了好学的优点,闲暇之余,很少像其他孩子一样贪玩,有时间他会主动学习曾祖父的诗词,几岁之时就能背诵下来好几首,另外《东方红》是他最拿手的红歌,经常唱给父亲毛新宇听。毛新宇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和期待。毛东东上学后,毛新宇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培养他,除了学习上的努力刻苦,还有和同学们的相处以及为人处世。
父亲毛新宇和母亲刘滨都很低调,凡事从不大张旗鼓,工作中尽职尽责,不搞特殊。受父亲影响,毛东东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总能打成一片,不会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后辈而夸耀吹嘘,沉稳的性格再加上好学的品质,毛东东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是伟人的后代,再加上父亲毛新宇又是少将,家族中的军旅味道也十分浓厚,毛东东和“红色精神”的交道自然少不了。因此,每逢节假日和某些纪念日,一家人总要去革命老区瞻仰。2009年9月9日是毛主席辞世三十三周年纪念日,毛东东和父母到毛主席纪念堂献花,同年毛东东还与父母共同参加国庆大典感受军队的宏伟气势和祖国的富强,受此影响,“红色精神”在毛东东的心里也早早落下了根。毛东东也经常主动询问父亲过去的那些伟人的故事。
毛家良好的传承已久有着良好家教的毛东东自己又那么努力,何愁不成材呢?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禁令人联想到开国领袖毛主席。毛主席不仅是带领中华人民翻身做主的伟大领袖,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典范。毛主席对自己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十分严格,并经常教育他们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要求自己。长子毛岸英曾在苏联参军,1946年,已经相隔19年的父子俩才终于再见面。
阔别已久的父子俩见面并没有出现嘘寒问暖、相拥而泣的画面。毛主席立刻令儿子脱掉苏联军装,换上粗布麻衣,到陕北的贫瘠之地当农民,干农活,令他时刻记住自己是农民的孩子。1950年,中国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毛岸英身披战衣出征了,很多人都想不到为何主席的儿子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打仗。对此毛主席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自己的儿子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毛主席的家风影响深深影响了三代毛氏子孙,今年就将年满十八周岁的毛东东身材已经极为高大,浑身洋溢着一种成熟稳重的气质,眉宇之间也有几分神似曾祖父,言谈举止中也展现了毛家的风骨。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一种深深融入血脉之中的情感。人固有一死,当年一代伟人毛主席的离开令华夏儿女心痛,而今与毛主席同天出生的毛东东身上又有几分毛主席的神采,这是一种令人惊喜的缘分。
希望饱受期待的毛东东始终不忘初心,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将毛家家风发扬光大,早日化身国家栋梁。每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变得优秀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孩子极为重要,例如立规矩。毛新宇给毛东东立的规矩是不因为自己是主席的后代而搞特殊,毛东东深刻记住了这个规矩并严格遵守,在学校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一切。
第二就是情感的培养,毛东东小时候就读曾祖父的诗词、学习唱红歌,有时间就和父母去革命旧地参观,“红色精神”在他的心中不断积累。毛新宇培养孩子的方式值得现在很多新生代父母学习。身为伟人之后却从不恃宠而骄,谦虚低调,那么我们普通人又有何理由不自强不息呢?
祖国的未来需要花朵装饰,年轻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良好的家风对每一代子孙的培养都有巨大的影响意义,家风正则国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