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率先发布2021年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派息432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平安率先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全年派息43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刚刚



中国平安发布



2021年经营业绩报告



①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再创新高!



寿险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



同比增长超22%



财险承保利润



同比增长145.7%51.36亿元!



一起来看一看这份年报吧~



划重点



01



2021年中国平安业绩概述经营10大亮点



1、营运利润稳健增长,股东回报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18.9%



同时,平安注重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持续提高现金分红。



按照2021年8月公司第十二届董事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A股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已回购A股约7,777万股,共计39亿元。 



2、客户经营体系完善,精细管理成效良好。截至2021年12月末,个人客户数超2.27亿;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占比提升至39.3%。2021年,团体业务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6.9%。 



3、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改革转型持续深化。平安寿险贯彻"渠道+产品"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代理人渠道实施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并推广数字化管理,2021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超22%,人均产能有效提升。



同时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平安创新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等产品及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4、财产险业务品质保持良好,积极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2021年,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1个百分点至98.0%;承保利润同比增长145.7%至51.36亿元。平安产险全力应对河南特大暴雨等重大灾害,切实践行"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号召,河南暴雨赔款总额超31亿元。



5、银行经营业绩增长、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增强。2021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2%,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8.42%,较年初上升87.02个百分点。 



6、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升级,产业布局深化并取得初步成效。平安推出"HMO+家庭医生+O2O"集团管理式医疗模式,打通供给、需求与支付的闭环,为客户提供 "省心、省时又省钱" 的医疗健康服务。



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健康累计注册用户量近4.23亿;2021年累计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3,800万;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赋能超4.5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132万名医生;未来,平安通过将北大医疗下属优质资源,与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科技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



7、科技业务持续增长。平安持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加速推进业务拓展,2021年,科技业务总收入达992.72亿元,同比增长9.8%



8、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深化。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7,008项,累计达38,420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平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金融业务。2021年,平安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2,758亿元,同比增长66%;平安AI坐席覆盖2,158个场景;全年AI坐席服务量约20.7亿次,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4%;AI催收的30日回退率77%。  



9、全面深化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2,245.80亿元,绿色银行业务规模898.13亿元;2021年环境类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5.69亿元。同时,平安持续推进"三村工程"项目,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振兴帮扶资金418.50亿元;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第三届"首都慈善奖"等荣誉。 



10、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在全球金融业排名领先。2021年公司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6位,较去年上升5位,全球金融企业排名第2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从第7位上升至第6位;BrandZTM全球品牌价值100强第49位,首次位列全球银行保险机构第1位,六度蝉联全球保险品牌第1位



划重点



02



2021归母营运利润再创新高,2022公司价值是否平安回归



归母营运利润,1479.61亿!



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的2021年业绩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平安的归母营运利润达到了1479.61亿元,自2017年披露该指标以来持续增长。



 



在保持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平安的分红也是持续增长,2021年每股股息2.38元,现金分红总额432亿元,再创新高,过去10年,平安累计的现金分红超过了2000亿元。



 



但是,持续盈利以及高额分红的同时,中国平安的股价确让其青睐者大跌眼镜。



从2020年11月30日创出94.62元/股的新高,到2022年3月16日,盘中触及42.33元/股的近四年来新低,作为多年来的行业标杆,中国平安的公司价值也该回归了吧!



耗资38.99亿元



年内累计回购7777万股A股股份



并且在2021年,平安先后进行了19次回购,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77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42541%



 



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人民币约38.9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48.18/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51.96/股。



从整个行业来看,2021年A股的保险板块市值跌去了1.07万亿,跌幅34%。



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真的让投资者这么不看好吗?



划重点



03



45万亿未来市场预期,看谁率先突破瓶颈,引领未来



2030年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人身险市场



过去20年,我国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1422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31224亿元(不包含风险处置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7%



 



超过3万亿的保费规模,也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



虽然过去的20年中,我国的寿险行业也曾出现过一些波动,但大多数年份都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发展,不过最近几年,似乎我国寿险的增长明显陷入了停滞。



我国寿险市场未来的前景如何,也是行业迫切想要寻求的答案。



3月10日,奥纬咨询发布了题为《砥砺前行,静待花开:中国人身险市场未来展望》的人身险行业报告。



报告称,尽管行业短期面临增长疲软,但当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10000美元后,人身险保费规模将以高达13%的年增长率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人身险市场。



到2040年前后,我国的人身险渗透率有望达到11%-13%的稳定水平,并预计在2050年实现4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报告作者、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钱行表示:10倍的预期增量意味着当前我国居民仍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医疗险、养老年金、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保障缺口尤为明显,这些需求将成为中国人身险市场未来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测算,我国当前全体居民在余生面临着约1600万亿元的风险敞口;其中1050万亿元的医疗支出需求和370万亿元的养老支出是中国家庭最大的财务支出需求。



通过奥纬的分析,让我们相信中国人身险市场的长期前景依然向好,但面对未来45万亿的巨大市场,行业需要经历痛苦的变革也是在所难免。



两年锐减300万



保险代理人模式变革未来已来



上月银保监会通报的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末,保险公司在中介监管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人数为641.9万人,和上年相比减少了201万,和2019年末相比更是减少了330万。



之前“人海战术”的代理人模式,将难以为继,代理人队伍将从过去的低质量向高质量演化。



保险公司为高质量代理人赋能,打造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能将各种金融和康养需求相结合的生态圈,将是未来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从中国平安2019年率先开启的寿险改革,以及近期“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战略的实施来看,平安最有可能率先走出瓶颈,带领行业进入下一轮快速发展期。 



划重点



04



医疗健康生态战略



平安打造的价值增长新引擎



在平安的各个板块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21年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归母营运利润占到了集团的65%



 可以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平安的业绩好坏。



 持续深化寿险渠道端、产品端改革



因此,平安寿险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平安的未来,2021年平安在寿险渠道端和产品端的改革仍在持续深化。



 



在渠道改革方面,数字化赋能提升营业部管理水平,代理人渠道实施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2021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超22%,人均产能有效提升。



 在产品改革方面,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以客户健康和养老新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平安创新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等产品及服务,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凭借在医疗健康领域积累的近30年经验,平安已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公司的长期核心战略之一,平安正在将健康医疗打造成公司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聚焦“健康管理+高端养老+居家养老”



保险+健康管理方面,平安着力打造“1+4+10” 差异化服务体系,即为每位客户配置1个专属专业医生和专业健康专档,借助10大管理手段,提供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疾病管理等4大服务。



 同时还签约上万名医生,覆盖99%的全国百强医院,为客户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暖心服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 “养老”成功“破圈”成为保险业界内外的热词讨论之一。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可见,我国已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险企也纷纷在加速养老产业的布局,积极打造“保险+养老”模式。



 “保险+高端养老”方面,去年5月平安正式推出“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 “颐年城”, 主打“地点一流、服务一流、设备一流、内容一流、保障一流”的亮点。



未来,将会优先聚焦一线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线城市的核心区位项目,建设市中心CCRC综合康养社区,在行业打造标杆项目。



“保险+居家养老”方面,一是受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居家养老在我国仍是主流;二是我国养老呈现出的“9073”格局,也让居家养老是最现实的选择。



 基于此,3月1日中国平安正式发布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定义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标准”。



 以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除此之外,平安以“舒心、放心、专心”的价值主张,构建智能管家、线上管家和家庭医生三位一体的专业管家系统,助力养老生活。



 目前, “平安管家”自1月在上海、苏州上线后, 3月1日已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全国20个城市全面启动,也由此正式开启了全国布局之路。



 以平安居家养老推广词“总有一天会老,平安在家就好”所言,守护全生命周期的平安养老战略,一个“保险+养老”的反内卷典型样本,值得让人期待。



 随着这份业绩报告的披露,平安的2021年也正式画上了句号。



 正如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董事长致辞中所说,“2021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营遭遇诸多挑战,得益于综合金融深度布局,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我们坚持稳健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收获了一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展望2022年,全球依然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阴影下,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面对的各项挑战依然严峻,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于平安披露的业绩,您是否满意?



2022年,中国平安也进到第34个发展年轮,您又是否有所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