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开展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在全国范围选择40个中国传统村落集中的县。示范期内,中央财政对示范县予以定额奖补,并根据拥有传统村落数量赋予相应奖补系数。
根据中央公示结果,梅州市梅县区在全国竞争性选拔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资格,预计2年内可获得4500万元中央资金补助。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该项示范资格,对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
据悉,作为著名的世界客都,梅县区是汉族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区内古村落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共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个,中国传统村落有24个、传统民居2428座,保存较好的围龙屋639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
近年来,梅县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有效促进传统村落历史环境的修复和传统建筑的修缮维护。同时,依托丰富的客家历史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发动161家企业帮扶355个行政村,突出古色、红色、绿色,统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强基、造血、铸魂,梅县区已集中资源打造了丙村、雁洋、松口等一批示范样板,形成了传统村落与文化、生态、产业等综合资源联动发展模式,先后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最美县域、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等荣誉,探索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梅县模式1.0”。
■延伸阅读
如何留住古村之“形”,守住客家之“魂”?来看“梅县样本1.0”
图集|遇见梅县古村邂逅客家新韵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文章来源:南方Plus